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9节(1 / 2)





  别人家还有些不习惯,但是苏家这边一大早的就挑了粮食过来加工成大米了,听到声音,来看热闹的人也有,然后厂子真和以前在公社的厂子一样,也抢新鲜一样的回自家挑粮食过来了,然后让老人在这边盯着,自己去上工去。

  头天的生意还不错,从早上忙到了晚上。

  虽然很辛苦,可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。毕竟有了生意,厂子才能继续开,她们以后就真不用下地了。

  干了这么多年,对她们来说,没啥比风吹日晒的下地干活更累的了。

  第二天也还行。

  但是到了第三天就开始稀稀拉拉的了。

  轻松是轻松了,可晚上一算账,一天一两块的收入,还得支付电费人工工资的,这可都不够呢。

  李芳他们还有些着急。

  苏青玉道,“急啥,我这是故意这么安排的,这三天肯定先把自己队里解决的,要不然大家都抢一块来,到时候忙不过来,现在咱自己队里差不多了,可以接外单了。”

  “哪里来的外单?”

  “当然是去拉单子,门口那车子可不是摆着玩的。”

  苏青玉指了指门外的拖拉机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么么哒,明天见。

  第25章

  一大早的, 大家还没上工, 苏青玉就和李芳开着拖拉机出门了, 还把二哥苏卫民给叫上了。

  他是在外面混的人, 各个队里都混得开。

  苏卫民正好想偷懒,干干脆脆的请了假人就跟着苏青玉跑了。

  陈爱兰看着自己儿子那狗腿子样子, 就恨得咬牙。

  路过大队的时候,苏青玉还把队里那铜锣给借了,一路上李芳颤悠悠的开着拖拉机,苏青玉敲打着铜锣,苏卫民不要脸的大嗓门吆喝,“苏家屯加米厂开机了, 坐拖拉机去加米啦。

  他们在路上的时候, 正好是大伙儿一大早上工的时候。大家已经很久没听到这种热闹的动静了,都朝着那边去看,

  听到加米厂开工了,再一听是苏家屯的, 也好奇的问起来了,“苏家屯也有加米厂啦?啥时候的事儿啊,你们咋还有加米厂了?”

  苏卫民道, “都开工两天啦。离你们不远, 以后要加米加面的就去我们那边弄, 和公社一样的价钱,还能用粮食抵工钱。要是人多,还能用拖拉机来接。就收个几分钱油钱。”

  一听还能坐拖拉机, 大伙儿更热闹了。

  这待遇也太好了吧。他们这平时去一趟公社,可耽误工作了。

  人家公社加米厂都是上班时间开,他们下工了也不能去。中午去一趟都得特地请假耽误工作。

  现在苏家屯这么近,而且还有拖拉机接,那就方便了。几分钱也不多,也不是经常加米呢。

  苏青玉道,“你们要是一次性超过一千斤粮食,咱免费接。有这个意向的让你们队里组织好,派人提前去我们厂里预报名额,去晚了人太多排不过来。每个队里每天限额两千斤。超过了咱一次拉不了。”

  听到这话,大伙儿更热闹了。

  几分钱不多,能免费当然更好啊。

  大家还想问,拖拉机已经敲着锣开远了。

  这些其他队里的人赶紧去找队长商量啊,以前都是散户自己去,现在能占便宜,当然还是抱团好啊。

  一个队里少说也有一两百户人家,一千斤粮食那是小意思。

  反正也不怕粮食长虫了,长虫了不也照样吃啊,只要能占便宜就好。

  苏青玉他们一路吆喝,当然也没跑多远,也就围着苏家屯附近几个大队转了一圈而已。

  厂里就那一台加米机器,暂时还搞不了那么多生意,慢慢来,而且先把这边搞好了,人家附近的听到动静,自然会来的。

  即便只是转这么一圈,也花了大半天的时间,苏青玉他们中饭都是在车上吃的。

  李芳就是心疼这柴油。

  苏青玉道,“就这么点路程,没多少,前期投资很有必要。等后期啊,咱这车子不用的时候还能租呢。也能赚钱。你看看这大队拉粮食啥的,还有队里进城的,人家不也得用嘛,钱都能赚回来的。”

  苏卫民一听自己这堂妹张嘴闭嘴的就能赚钱,听的眼睛发直,直咽口水。

  他咋觉得在他堂妹嘴里,这钱都不是事儿呢?

  “青玉啊,你说啥时候带哥也挣点儿?”

  苏青玉道,“想啥呢,这是给集体挣钱,又不是给自己个人的,你要想挣钱啊,得多动动你的脑子,怎么给我们拉生意。效益好了,以后有机会我还能不给你?你要是不给做出点贡献来,我就把你弄厂里来,咱队里其他人能服气?”

  苏卫民是个喜欢偷懒耍滑的人,为了这个目标,他很乐意动脑,”妹儿,我觉得啊,咱这样还不够保险,回头你给写个公告,就和咱队里那样的,我给你去每个队里贴去,让人都知道咱队里的加米厂开了。”

  苏青玉闻言心里就乐了,她就说了,只要是人,那就有能用的地方。

  瞅瞅,这苏卫民同志不就能用吗?

  懒人都是聪明人,古人诚不欺我,“孺子可教也,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。”

  苏卫民看了看这拖拉机,眼馋道,“那我到时候开拖拉机出来?”

  “想得美,这成本多高啊,顶多给你在队里借自行车。”